博罗凝心聚力补短板 去年来新增公办学位1.6万个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就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博罗县始终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在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民生事业、精神文明等方面全力补上全面小康的短板弱项,奋力跑好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

脱贫攻坚

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这里环境好,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庭。”在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蝴蝶兰种植基地的智慧温室里,52岁的村民王少英正忙着给蝴蝶兰换杯种苗。如今,包括8名贫困户在内的60名本地村民陆续入职这个基地,实现脱贫增收。

羊和村是省级贫困村,2017年起在恒大集团扶贫资金的帮扶下,因地制宜引进花卉企业发展“彩色经济”,建设超千亩的兰花基地。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博罗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和“八有”目标,通过产业振兴、志智双扶等方式集中攻克最后贫困堡垒。到目前为止,博罗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面达到“三保障”“八有”脱贫退出标准。

生态环境

沙河国考断面水质提升连跳三级

曾经的臭鱼塘、臭水沟,摇身变成水体干净、风景优美的生态科普公园,有栈道、有景观,一片宜人景象。这是博罗县园洲镇茶亭排渠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治前后的鲜明对比。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拼图”。近年来,博罗努力补齐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全力以赴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抓好县内重要河流沙河、东江河、公庄河等水质达标巩固提升工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攻坚领导小组,带头“挑最重的担子”,以较真碰硬的斗争精神,推动沙河国考断面水质实现从劣V类到Ⅲ类连跳三级的大转变,去年水质均值稳定达标,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水质考核目标任务。今年以来这几条河流水质持续稳定向好,全县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坚持源头治理,采取法律与经济手段并用,推动56家重污染排放企业转产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

民生事业

投入20多亿元建设三所医院

9月1日,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博罗中学佳兆业学校建成并交付使用。两所学校共增加4900多个优质公办学位,为博罗资源优化和县城学生就近入学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小康。博罗县每年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的比例都持续稳定在70%以上,通过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有真切的获得感。

去年以来博罗县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2所,新增公办学位1.6万个,“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投入20多亿元,在县城、博罗东部和博罗西部片区分别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和县第三人民医院,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五四三”计划,加快推进“五条跨县道路、四座跨江大桥、三个高铁站场”建设,全力打造由“丰”到“满”的大好交通格局。

精神文明

深入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在泰美镇有630多年历史的车氏宗祠内,77岁的退休教师车应腾正在用客家话进行宣讲。他由古说今,台下40余名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2018年8月,博罗县被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成为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为进一步深化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博罗县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努力当好“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者,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加强思想引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组建“3+19+N”理论政策宣传宣讲队伍,选拔、培训200名“新时代宣讲员”,深入镇街、机关、社区、企业,创新“方言”+“文艺”理论宣讲方式,用“群众语言”诠释“理论话语”

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全县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20万人、志愿服务队1448支,开展惠民服务活动3万场次,打造精品项目105个,有力推动形成了文明创建共建共管共促共享格局。

狗万app下载日报记者香金群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狗万app下载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