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推广非遗新招:传承人走进百年围屋直播“带货”

  “来,我们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陈瑾瑜,展示客家凉帽的制作技艺。”日前,惠阳区秋长街道官山村百年客家围屋拱秀楼变身直播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暨2020年惠阳区非遗图片巡回展在这里启动。非遗传承人把技艺带进直播间,纷纷试水“直播带货”,讲解非遗知识,走出一条宣传推广非遗的新路径。

  传承人走进百年围屋直播“带货”

  蓝天白云下,拱秀楼里,较之往日的安宁多了一分热闹。

  门前,一幅幅惠阳区非遗图片展板依次排开,详细介绍全区15项非遗;门内,架起手机、补光灯等直播设备,桌上摆了淡水客家凉帽、淡水黄金酥丸等。当天下午3时许,这场非遗直播正式开始,主播在门前一一介绍了展板内容,省级非遗惠阳皆歌传承人黄红英也到场参与直播,在镜头前唱了起来,赢得一波点赞。

  “这顶客家凉帽是纯手工制作,用竹篾一片片织成,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在直播间,陈瑾瑜一边编织,一边介绍客家凉帽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故事,同时赠送凉帽给观看直播的观众。与她一起参与直播活动的,还有淡水黄金酥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伟坚,他为大家介绍了淡水黄金酥丸的故事和制作技艺。

  “做这个很辛苦,赚不到什么钱,基本上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学。”谈起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的传承,陈瑾瑜摇头说,直播非遗多了一个宣传展示的机会,希望更多人关注、学习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把客家文化传承下去。

  比起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学习淡水黄金酥丸制作技艺的人多了不少。李伟坚的一些徒弟已经学会技艺,进入餐饮行业,算是有了一技傍身。“大家喜欢吃淡水黄金酥丸,这门手艺有不少人愿意学。”李伟坚说。

  全区15项非遗中,有的难与市场对接,不能作为谋生获利手段;有的有市场,但社会上普遍存在非遗传承工作辛苦劳累、不够体面、收益周期长等认知,年轻群体不愿学、不愿长期从事。

  惠阳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63.5岁,最高龄的94岁,特别是庙会、祭祀、祈福等民俗,传承人年纪均在70岁以上,老龄化现象突出,传承形势严峻。

  鼓励非遗传承人创新搭建生产经营体系

  惠阳区先后把体现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类别主要有客家音乐、民俗、技艺等。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非遗项目15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11项。

  惠阳区非遗保护中心设在区文化馆,同时设立非遗传承基地,目前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淡水黄金酥丸制作技艺已经设立传承基地。“计划今年内开设一个惠阳非遗展示馆,地点初定在惠阳大剧院,方便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惠阳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魏玮说。

  非遗保护,说到底是对非遗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惠阳计划引进非遗保护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选拔、任用一批热爱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人员,形成相对稳定的专业保护力量。

  魏玮说,惠阳将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传承培训,提高传承人的素质,培养接班人,使传承人的确立逐步向手艺型、知识型、理论型的传承人倾斜,发挥非遗传承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这次利用网络直播为惠阳非遗“带货”,是惠阳引导部分非遗合理市场化实现永续传承的有益尝试。对于传统工艺、技术类非遗项目,惠阳鼓励传承人挖掘其中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行性较高的部分,创新搭建“农户+协会+公司+市场+互联网”的生产经营架构体系,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或层次的产业化非遗项目。

  民俗、民风是非遗的生存土壤,对于民俗类非遗项目,惠阳鼓励传承人走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在“非遗+旅游”新兴业态上下功夫,保护当地民俗,拉动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狗万app下载日报记者黄尉宏

编辑:朱冰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